申請隨父落戶的無戶口人員,需提供親子鑒定證明才能申辦戶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fā)布《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依法為8類無戶口人員登記常住戶口。
放開無戶口人員登記后,親子鑒定火爆起來,四川省基因格司法鑒定所因為上戶而進行親子鑒定的案例翻倍增長,前三個月就完成了700多例鑒定。而這一張張親子鑒定的背后,有著各種或離奇荒誕,或啼笑皆非,或冷暖自知的悲喜故事。
近日,本報記者走進基因格司法鑒定所,揭開這一紙鑒定背后的人間百態(tài)。
18歲的靜靜抱著4個月大的孩子,和男朋友王某一起來做親子鑒定。結果出來讓人大跌眼鏡——孩子不是王某的!基因格司法鑒定所鑒定人員對這對年輕情侶印象十分深刻。“這么小,居然娃娃都生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做了上戶鑒定700多件,去年這個時候還不到300件,整整翻了一倍多。”基因格司法鑒定中心工作人員王時靜告訴記者,今年春節(jié)期間,每天都有咨詢電話和來做鑒定的人,整個春節(jié)有300個咨詢電話,做了40例鑒定,而往年幾乎為零。而基因格司法鑒定所所長基因格所長介紹,成都四類情況造成“黑戶”多,包括父母沒有結婚證、沒有出生證、超生、領養(yǎng)(抱養(yǎng))等,“其中超生最多的區(qū)(市)縣是金堂、青白江。”
受理了如此多的親子鑒定案件,鑒定所的工作人員也鑒定出了不少家庭的奇葩故事……
故事1
女兒要結婚了才想起上戶
40多歲的陳先生夫婦來自巴中。1月28日晚上7時,基因格司法鑒定所的鑒定人員正在等待從新疆打工歸來的陳先生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由于孩子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只能坐長途汽車回來。”陳先生說,往年夫妻二人也和孩子們一起坐長途汽車回四川,但今年為了早點回來聯(lián)系鑒定所,夫妻二人選擇了坐飛機。
對于國家開放戶口登記,陳先生夫婦二人其實并不知曉。“是我女兒的男朋友告訴我們的。”陳先生說,19歲的大女兒很快就要結婚了。
提到為什么一直沒有給孩子上戶口,陳先生說,大女兒是在家里接生的,沒有去醫(yī)院,所以孩子沒有醫(yī)院的出生醫(yī)學證明,當時也就沒上戶。后來陳先生夫婦又生了兩個孩子,去年夏天,他們的第四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大女兒要結婚,沒有身份證和戶口不行;老二想去學電腦,天天也吼著要辦身份證;老三要讀書,也要戶口。”陳先生說,經(jīng)不住孩子們的要求,他這次終于和老婆下定決心,回四川進行親子鑒定,給孩子們上戶、辦身份證。